无障碍
“智慧交通” 让出行更安全便捷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8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曹艺 蔺丽华 文/图 来源:乌海日报 还在为等公交而望眼欲穿?还在担心坐客车不够安全?还在为打车还是步行而纠结?“智慧交通”,让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也让我们的日常出行更安全更便捷,看得见、摸得着的“智慧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公交车什么时候到站一个APP全知道 上大学归来的马乐感慨于乌海的变化:“在学校的时候坐公交很方便,用APP查询就知道车到哪儿了,现在自家门口也能通过手机查询公交到站情况,出行真是方便多了!” 为满足市民多样化及个性化公交信息需求,2017年10月,市公交公司引进智能调度系统“掌上公交”APP,实现了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 市公交公司营运处处长温乐介绍,“掌上公交”是一部移动的乘车指南。我市主要街路公交车站点和每辆公交车上都设有“掌上公交”二维码,市民扫码后,下载该软件便可使用,也可使用手机号码注册。用户只需打开“掌上公交”APP,输入需要查找的公交线路,电子地图上便会实时显示出该线路所有运行的公交车位置,以及到达乘客所在站点的距离及大致时间。市民也可以进入“站点查询”界面,查询到任意一条途经本站的公交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同时,市民还可享受公交线路换乘查询、到站响铃提醒、公交服务评价、周边信息查询等智能公交服务。此外,该系统还能为市民自动搜索车站周边餐饮、娱乐、银行、住宿等生活服务信息。 乌海公交借助科技力量,努力将自身打造成智能化、信息化的公共交通企业,也让公交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 乘坐出租车出现问题怎么办智能信息终端全搞定 经常乘坐出租车的市民不难发现,如今在乌海乘坐出租车,不仅出租车驾驶员发自内心的问候让人感到温馨,出租车“硬件”的变化也让人觉得更加舒适和放心。 市民张晓瑞告诉记者,以前打车,出租车里有没有乘客不好判断,得到跟前才能看到。现在方便多了,顶灯“空车”显示绿色,“有客”标志是红色,字号也很大,远远地就能辨别车辆的运营状态,等车时心里有了数。 自2017年7月起,我市为953辆“绿装”出租车更换顶灯、计价器,并安装智能信息终端。据市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智能信息终端由服务系统和两个摄像头组成,摄像头可同时对车内和车外进行拍照。每辆出租车的驾驶员信息等已提前录入服务评价系统,车辆载客运营时,显示屏可显示车牌号、驾驶员的服务单位、监督卡号等信息;乘客在上下车时,终端会对车内的司机和乘客进行上下车连续拍照并上传至监管平台;结束运营时,终端会显示应付金额,计价器会自动打印发票;下车前乘客可通过终端对司机服务进行评价。新式顶灯与计价器联动,顶灯正面可显示“空车”、“有客”信息,方便乘客叫车。顶灯背面的LED显示屏除了能够滚动播放公益广告外,还增加了报警功能。当出租车在运营中遇到抢劫等突发情况时,驾驶员只需按下隐藏按钮,LED显示屏上便会出现“我被打劫,请报警”的字样。 监管平台还可实时查看车辆运营情况。若车辆出现违规行为,可通过系统语音或显示文字的方法远程警告驾驶员。此外,系统可实现远程控制,只要司机报警,监管平台可远程控制出租车断油断电无法行驶,顶灯LED屏幕也会显示车辆被盗、被抢等提醒,减少被盗抢案件的发生。 为了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市运输管理局还将原来的96155运政服务热线更改为全国统一的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并接入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乘客如果遇到出租车驾驶员不主动提供发票、拼车、议价、不找零、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可通过12328和12345两部热线进行投诉举报,运管部门会根据出租车内固定显示器拍摄的视频,确定投诉举报事实,并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教育管理或给予处罚。 所以,乘客在乘坐出租车时,无论是遇到司机态度不好、不打印发票,还是丢失了物品、遇到危险,通过智能监管平台,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最后一公里”如何到达“小黄车”帮你轻松解决 “平常总会遇到打车有点近、走路有点远的情况,如今‘小黄车’很方便,家门口就有,而且天气暖和了,我也想多骑行运动运动。”市民王玉霞说。 自2017年7月1日“ofo”小黄车正式落户我市以来,这种共享交通工具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为乌海的市容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用户只需将扫码框对准车辆获取解锁码,输入解锁码即可开始使用,骑行结束只要将车停放至道路两旁安全区域即可。 “ofo”小黄车乌海负责人高剑峰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ofo”小黄车已建立起一套共享单车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模式。“一直以来,小黄车在乌海投入的运维和运力都比较充足、完善。如今,在深度了解市民骑行习惯后,我们为用户量身打造出一套精细的单车运营模式,使‘ofo’小黄车在车辆调度、用户报修响应、车辆的实时监控等方面都可以作出精确的预测,使人效和车效达到最合理配置。使用小黄车操作简单、健康环保,我们相信,随着小黄车运营模式的日益精细化,不仅能为乌海的交通市容建设助力,更可以构建城市共享单车管理的新秩序。”高剑峰说。 “两客一危”车辆安全怎么保证动态监管平台全管控 “两客一危”运输车辆,是指从事旅游的包车和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及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这些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造成群死群伤、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因此,相关部门一直对这些车辆严格管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其中,动态监管平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市运输管理局建立“两客一危”动态监控平台,对车辆是否超速、超载,是否存在疲劳驾驶、货车违法载人等现象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并与公安、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进行资源共享、积极联动,确保行车安全。 据市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两客一危”车辆中,客运车辆上都装有3个监控摄像头,车辆前方的摄像头监控道路情况,车内的摄像头主要监控车辆是否有超员现象,另外一个摄像头则主要针对驾驶员,监控其是否存在行车时接打电话、不系安全带等现象。“危货”车辆上的北斗卫星定位装置与动态监控平台联网,通过平台可以查询车辆实时轨迹,进行实时定位,监控车辆运行轨迹,以防止危货车辆靠近居民住宅停放。“动态监控平台对于司机疲劳驾驶、超速驾驶还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平台对司机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会及时报警,车辆运营企业会立即通知司机在就近服务区休息;只要车辆出现超速现象,车内也会自动报警,提醒车内人员注意。一旦发现相关营运车辆有违法违规情况,我们会通知相关企业负责人,由企业对车辆作出相应处罚。”工作人员说。 客车司机宋庆忠告诉记者,将“两客一危”车辆纳入动态监控平台,他们积极支持。“装上监控摄像头,我们开车上路不超员、不超速、行车前检查安全带,严格规范驾驶,还不用担心‘碰瓷’了,其实对所有人来说都更安全了。”宋庆忠说。 动态监控平台除对“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实施监控外,市运输管理局还对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设置了定点视频监控,规范停车秩序,打击和整治“黑车”,让客货运输更加安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市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智慧交通”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的出行一定会更安全、更便捷。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