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相关工作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1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乌海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相关工作
汇报材料
按照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召开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的预通知》乌气联办[2016]10号要求,我委对重点行业循环经济转型升级、清洁生产推进情况及高耗能企业能耗限额对标达标工作汇报如下:
一、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开展转型升级情况
(一)有序推进全面实施,三个层面落实循环经济战略
一是社会层面的大循环。2012年,我市着手编制《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13年5月,自治区发改委启动了全区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申报工作,全区共8个盟市上报了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经严格评审,我市最终被命名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市。
2013年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申报创建工作,正式批复包括我市在内的19个地级市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创建期限为2013年-2017年。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农业、建筑业、三产等多产联动,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循环经济格局。
二是园区层面的中循环。乌海是自治区的重点工业城市,辖乌达、海南、海勃湾三个区域工业园区。乌达工业园区、海南工业园区和海勃湾工业园区陆续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乌达工业园区是最初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的园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以“资源—产品—资源利用”为技术特征,发展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工业生态体系。海南经济开发区以煤化工为主导,以区域的煤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甲醇等为原料,进一步发展医药、农药、染料、电子化学品、碳纤维等产业;海勃湾工业园区以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培育装备制造业、轻工业为主导,兼有抽水蓄能电站、非晶硅电池、新型节能玻璃、葡萄酿酒、人工影响气象产品等。
三是企业小循环。企业是工业经济的主体,“十一五”以来,我们在企业大力推行了循环经济战略。先后涌现了内蒙古黄河能源集团、乌海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乌海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乌海市德晟实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京海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汗森酒业公司等11户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经过对企业的考核,循环经济的资源综合利用率、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利用等指标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上,主要是立足产业多元化,重点发展非资源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氯碱化工产业链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以乌海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焦化、聚氯乙烯生产加工基地”发展方向,举全市之力推进两大基地建设,产业集聚初见成效,特别是氯碱化工产业依托煤电、优质石灰石资源优势和较好的化工产业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1、PVC(聚氯乙烯)产业
现有PVC生产企业3户, PVC、烧碱生产能力双120万吨/年,在自治区占比29%,分别是君正公司45万吨、内蒙宜化公司45万吨、乌海化工公司30万吨。这3户企业全部是自治区双百亿工程培育企业、自治区100户重点企业。在建项目1项,中联化工一期200万吨石灰石矿山、 80万吨白灰、60万吨电石(10×40500KVA)、20万吨PVC,其中石灰石矿山及破碎场、白灰、电石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具备生产条件。
由于建设起点高,我市PVC产业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地位,比如:白灰项目采用先进的套筒窑节能环保技术、电石项目采用大型密闭炉型、烧碱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离子膜法制碱技术、PVC项目采用消化引进国外聚乙烯悬浮聚合工艺、采用大型聚合釜, 这些装置工艺先进,设备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能耗水平大大低于国家定额,环保达标排放,做到污染可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石渣、白灰粉料、粉煤灰、灰渣等废弃物通过电石渣制水泥等综合利用项目予以消纳,既使能源合理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又能实现环保综合治理,这些项目从矿石开采到煅烧、电石、烧碱、PVC及深加工、电石渣制水泥及电厂项目,形成一条完整配套的上下游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既符合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理念,又体现出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的投资产业政策,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其他乙炔化工产业
一是BDO(1,4-丁二醇)产业: 目前,东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已经投产,主要以电石和甲醇为原料生产1,4-丁二醇。二期工程以1,4-丁二醇产品为主体再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建设6万吨/年聚甲醛、10万吨/年聚四氢呋喃(PTMEG)、2万吨/年γ-丁内酯(GBL)、4万吨/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6万吨/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8万吨/年氨纶40D(SPANDEX)、6万吨/年高性能聚氨酯树脂(PU)等项目。
二是聚乙烯项目:乌海神雾煤化科技有限公司乙炔化工新工艺40万吨/年PE多联产示范项目,包括十套工艺装置:120万吨/年石灰窑、120万吨/年电石装置、2.2亿标立/年液化合成天然气装置、2.5亿标立/年合成天然气装置、40万吨/年乙炔装置、40万吨/年乙烯装置、4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16亿标立/年燃料气生产装置、4.06亿标立/年PSA提氢装置。
3、围绕现有PVC产业,形成了多种深加工产业
一是已建成PVC深加工项目4个,形成PVC深加工能力32万吨,分别是海亮塑胶公司8万吨PVC管、型材,乌海市盛远塑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万吨PVC软制品压延膜,乌海市庆海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PVC、PE、PP-R管道管件,内蒙古维斯通管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万吨塑料管材项目。
二是开发和生产了多种耗碱和耗氯等下游延链产业:主要有氯乙酸、二氨基吡啶、草酸、双氰胺、甲基磺酰氯、甲基磺酸、二甲基二硫、硫酸二甲酯等多种产品,以及正在建设的乌海市利康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氯代异氢尿酸、医药级腐植酸、三氯蔗糖、促进剂DZ、氰尿酸、生态肥料、PVC助剂项目;内蒙古西部锆业有限公司氯氧化锆项目;内蒙古明海锆业有限责任公司固碱、氯氧化锆、氯化钡、二氧化锆等一批项目。
三是引进了一批农药及中间体项目:如内蒙古腾龙生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草甘膦、乙草胺等一组农药中间体项目和乌海市禾业化工公司2,4-二氯苯氧乙酸、苯嗪草酮、虱螨脲、伏虫隆高效农药原药等项目。
(三)焦化产业链发展情况
乌海因煤而建,先有矿后有市,以焦煤为主的煤炭资源是我市发展焦化行业的主要优势,煤焦化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十二五”期间“调结构”,乌海已经成为重要的煤焦化生产基地和氯碱化工基地,在自治区乃至国内市场都占据一席之地。煤焦产业已形成年产1800万吨焦炭、9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45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加工,带动了一批以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企业的发展,形成了50多种精细化工产品。截止目前,全市已投产百万吨级焦化企业12户,已建成具备投产条件1户,焦炭产能在自治区占比近40%。化产品方面,已建成煤焦油加工生产能力90万吨、可生产工业萘、蒽油、酚油、沥青等19种产品,建成16万吨炭黑生产装置,焦炉煤气利用方面,乌海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14年分别在海勃湾、海南建成焦炉煤气制LNG工厂,每个项目年处理焦炉煤气20亿立方米/年、年产LNG 23.8万吨,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建成年产30万吨甲醇和年产18万吨硝铵项目。目前这三个项目均因煤气量匮乏停产。
由于钢铁、焦炭产能过剩矛盾短期内很难化解,减产、限产、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乌海地区中高硫煤炭、焦炭滞销,价格低迷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从2014年初开始,我市围绕如何发挥焦化产业集群优势、破解制约瓶颈、培育企业新的竞争力,焦化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形势下,认识到煤气能源的转换价值,以价值创新重塑工艺过程,提高资源效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政府提出焦炭气化发展思路,通过转型升级使我市焦化企业逐步摆脱以焦为主的局面,向焦化并重、以化为主转变,逐步实现焦炭气化和焦炉煤气及附产品分级分质清洁利用、生产重要化学品、促进下游有机化工、精细化工有序发展转变。
二、清洁生产工作推进情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分类实施、严格考评”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钢铁、水泥、化工、石化和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支持企业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现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减量化”,全面提升了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促进了区域环境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按照自治区《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内经信节综字〔2014〕574号)文件精神,我市制定了《关于印发乌海市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乌经信发〔2014〕125号),方案中包括:行政区域内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截至目前,重点行业企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任务。预计2016年底,完成方案中的70%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2017年,将完成方案中全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
三、主要工业产品能耗对标达标情况
(一)节能量完成情况
2015年全市应完成节能量28.32万吨标煤,实际完成31.55万吨标煤,当年节能量任务完成率111.40%。“十二五”节能总量是141.58万吨标煤,实际完成197.40万吨标煤,累计节能量完成进度139.43%。
2015年及“十二五”累计节能量完成情况表(单位:吨标煤)
节能量 2015当年 十二五累计
应完成量 实际完成量 完成率
% 应完成量 实际完成量 完成率%
煤炭开采 2655.76 303.11 11.41 13278.84 16526.47 124.46
煤炭洗选 26894 1536.44 5.71 134469.97 414884.08 308.53
焦化 107193.25 115385.70 107.64 519466.95 673836.75 129.72
冶金 13343.50 -686.57 -5.15 66717.46 200016.09 299.80
建材 24186.55 4413.23 18.25 120933.74 46378.91 38.35
化工 95200.79 136808.45 143.71 476155.44 539855.89 113.38
电力 7848.37 57763.64 736.00 11532.87 82482.72 363.22
合计 277322.22 315524.00 113.78 1342554.27 1973980.91 147.03
任务量
(万tce) 28.32 31.55 111.40 141.58 197.40 139.43
(二)2015年全市各行业平均能耗对标情况
原煤产品:平均综合能耗3.76kgce/t,低于国家《煤炭井工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中11.8 kgce/t的指标,与此标准中先进指标3.0 kgce/t有一定差距。
煤炭洗选:平均电力单耗6.48kwh/t,低于国家《选煤电力消耗限额》标准中9.5 kwh/t的指标,与此标准中先进指标5.7 kwh/t有一定差距。全市平均单位入洗原煤综合能耗83.67kgce/t (国家没有限额标准) 。
焦炭产品:平均综合能耗161.61kgce/t,高于国家《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中155kgce/t指标要求,与先进指标115kgce/t相差较大。甲醇平均综合能耗1396.71kgce/t,低于国家《甲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1800kgce/t和先进值1500kgce/t。
铁合金产品:由于除君正以外其它硅铁企业均停产,全市硅铁平均综合能耗1748.38kgce/t,电耗8450.11kwh/t,是君正硅铁指标,低于国家《铁合金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1980kgce/t和8800kwh/t的指标要求;高硅硅锰平均综合能耗1262kgce/t,电耗5272.03kwh/t,是三美国际的产品,目前还没有国家限额标准。
水泥行业:熟料产品平均可比熟料综合煤耗、电耗和综合能耗分别是125.46kgce/t、67.30kwh/t、117.19kgce/t,除综合能耗外,其它两个指标高于国家《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112 kgce/t、64kwh/t、120kgce/t的要求,与先进指标103kgce/t、56kwh/t、110kgce/t尚有差距。水泥产品平均综合能耗与电耗指标分别是100.65 kgce/t和96.78kwh/t,均高于国家《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98 kgce/t和90kwh/t要求,与先进指标88 kgce/t和85kwh/t有差距。平板玻璃平均综合能耗14.12 kgce/重量箱,低于《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中18.5 kgce/重量箱,低于先进指标15 kgce/重量箱。炭素产品平均综合能耗358.70 kgce/t,由于全市炭素产品生产工序不完全,不能与现行《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中的指标进行对比。高岭土综合能耗461.69 kgce/t(国家没有限额标准)。
化工产品:电石平均综合能耗1204.07kgce/t,高于国家《电石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1200kgce/t要求,与先进指标1050kgce/t有差距;32%烧碱平均综合能耗322.10kgce/t,电解工艺电耗2274.299kwh/t,低于国家《烧碱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375kgce/t和2470kwh/t的指标,与先进指标315kgce/t有差距;炭黑平均综合能耗2080kgce/t,低于国家《炭黑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2400kgce/t指标要求,与先进指标1990kgce/t有一定差距。金属钠平均综合能耗1441.76kgce/t,目前尚无标准可比;PVC平均综合能耗133.64kgce/t,《聚氯乙烯树脂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中电石法通用型树脂能耗限定指标285kgce/t,先进指标193kgce/t。
注:电石、PVC的辅助、附属生产系统能源消费量分摊至电石平均综合能耗,未给PVC分摊。
电力行业:平均供电煤耗336.54gce/kwh,供热煤耗41.21kgce/GJ,我市电力机组均为热电联产机组,不适用常规燃煤机组限定的指标。
(三)“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指标情况
“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指标表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限定值 先进值
原煤开采能耗(kgce/t) 5.83 5.18 4.37 3.56 3.52 3.76 11.8 3.0
原煤洗选能耗(kgce/t) 100.86 65.18 92.22 93.63 101.87 83.67 - -
原煤洗选电耗(kwh/t) 7.52 6.51 6.48 7.05 9.12 6.48 9.5 5.7
焦炭能耗(kgce/t) 518.78 155.26 148.32 155.52 162.91 161.61 155 115
甲醇能耗(kgce/t) 1460.79 1396.71 2200 1700
生铁能耗(kgce/t) 751.03 617.77 594.65 647.41 536.67 - 526 421
粗钢能耗(kgce/t) - - - - 23.97 - -10 -30
高碳铬铁能耗(kgce/t) 780.21 695.07 680.77 680.6 1071.04 - 900 740
高碳铬铁工艺电耗(kwh/t) 3199.61 3171.86 3158.24 3152 4080.47 - 3500 2800
锰硅合金能耗(kgce/t) - 1028.71 1008.03 975.3 - - 1030 950
锰硅合金工艺电耗(kwh/t) - 3590 3768.82 3981.97 - - 4400 4000
高硅硅锰能耗(kgce/t) - 1339.62 1318.02 1302.9 1285.94 1262 - -
高硅硅锰工艺电耗(kwh/t) - 6000 5473.65 5367.7 5273.35 5272.03 - -
电炉锰铁能耗(kgce/t) 937.2 852.09 910.28 1003.78 - - 790 670
硅铁能耗(kgce/t) 1769.46 1749.34 1748.44 1748.38 1748.38 1748.38 1980 1850
硅铁工艺电耗(kwh/t) 8380.08 8314.13 8500.29 8520.01 8464.35 8450.11 8800 8300
镍铁能耗(kgce/t) 1566.92 1467.21 - - - - - -
镍铁工艺电耗(kwh/t) 7213.1 7077.53 - - - - - -
炭素能耗(kgce/t) 379.45 374.56 341.73 381.28 384.64 358.70 - -
熟料能耗(kgce/t) 115.86 119.34 118.98 118.87 115.75 125.46 120 110
熟料电耗(kwh/t) 79.42 77.20 75.03 70.03 61.77 67.30 64 56
熟料煤耗(kgce/t) 106.10 109.85 109.75 110.25 113.41 117.19 112 103
水泥能耗(kgce/t) 85.81 89.96 97.03 94.70 87.74 100.65 98 88
水泥电耗(kwh/t) 109.08 98.12 95.91 93.61 87.08 96.78 90 85
平板玻璃能耗(kgce/t) - - - 16.42 14.43 14.12 13.5 12.5
电石能耗(kgce/t) 1116.45 1118.27 1130.18 1117.69 1084.55 1217.74 1200 1050
电石工艺电耗(kwh/t) 3222.85 3315.24 3331.46 3221.77 3155.61 3155.00 3400 3050
32%烧碱能耗(kgce/t) 338.57 356.96 485.62 332.92 326.67 322.10 375 315
32%烧碱工艺电耗(kwh/t) 2345.70 2221.95 2309.53 2243.62 2295.09 2276.17 2470 2300
PVC能耗(kgce/t) 193.53 177.69 100.55 143.84 136.21 133.64 285 193
纯碱能耗(kgce/t) 444.50 452.40 434.87 411.39 396.16 - 420 370
炭黑能耗(kgce/t) 2187.89 2145.44 2142.91 2085.82 2100.00 2080.00 2400 1990
炭黑电耗(kwh/t) 464.40 533.20 491.47 521.92 344.47 946.47 - -
金属钠能耗(kgce/t) 1573.07 1519.04 1508.38 1445.89 1395.73 1441.76 - -
金属钠电耗(kwh/t) 0 9837.91 11023.29 9980.32 9881.06 9952.80 - -
有机硅环体能耗(kgce/t) - - - 2364.33 2226.63 1662.94 1800 1000
有机硅环体电耗(kwh/t) - - - 10440.46 9089.03 7979.89 - -
1.4-丁二醇能耗(kgce/t) - - - - - 2990.29 - -
1.4-丁二醇电耗(kwh/t) - - - - - 1033.21 - -
供电能耗(gce/ kwh) 369.63 352.63 351.43 348.36 340.91 336.54 - -
供热能耗(kgce/GJ) 24.80 32.37 31.98 32.01 41.00 41.21 - -
(四)“十三五”能耗对标达标工作思路
1、对照国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目录,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自查摸底工作,及时淘汰更换使用高效节能工艺、设备的企业,给予奖励;对国家明令禁止而未按期淘汰的,市节能监察检测中心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节能法律法规,对超能耗限额标准的,要加大处罚力度。
2、对积极参与能效对标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能效对标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宣传。
3、按照“一企一策”思路,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了解对标情况,做好对标数据汇总、分析。
4、及时发布能效水平信息,组织开展开展对标培训工作,举办好经验交流等现场观摩活动,针对对标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5、强化各重点企业对标活动的主体责任意识,按照节能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要求,主动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完善管理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改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