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全力打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1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凤凰河将一个个公园串成了一条景观带
“等到凤凰河治理工程完工时,沿着河槽两边的人行步道,我们能够一直向东,穿过人民公园,沿海拉路河槽两侧人行步道直达乌珠慕公园,通过光明路,就又到了3号公园,沿途一路全是园林美景,最终直抵青山翰墨园。”家住西水新港小区的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
“凤凰河治理工程的构思真是太巧妙了,利用人行步道把一个个独立的公园串了起来,不光为我们的城市又增添了一道迷人的生态景观,而且为人们增添了一条城区内的绿色健身通道。”张女士说。
凤凰河综合治理工程3号公园位于乌珠慕公园东面,刚刚改造完毕的3号公园如同一位秀丽的水乡姑娘,亭亭玉立在人们面前,带给人们惊喜无限。
公园中央是一座碧水荡漾的浅湖,湖周是参差错落的奇石,透过湖水可以看到湖底的卵石。湖中间架设着音乐喷泉,每到夜晚,带有灯光色彩和美妙音乐的喷泉会为游园市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公园四周,几座木质凉亭和园子南侧造型古朴的长廊为园区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石子路两侧,星星点点的,像是随意播撒却显得格外漂亮的小花儿更是惹人喜爱。
为提升城区整体排水能力、改善局部地区气候和生态条件,为市民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今年,海勃湾区全面启动了凤凰河(北河槽)治理项目工程,工程包括凤凰河河道及凤凰河南支渠河道治理工程、水污染防治及水质保护工程和夜景亮化工程。治理工程从包兰铁路向东,依次设计新增了1—5号公园,这5个公园将与原有的人民公园、乌珠慕公园、青山翰墨园形成一条连续的滨水景观带,并在南支渠泰安小区段建设6号公园。全部工程完工后,海勃湾城区预计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一条以红绿蓝为主色调的三彩景观带将横贯城区,绿色是以绿植为主的绿化景观带,蓝色是利用泄洪渠打通的河道水系,红色为河道两侧由沥青铺设而成的慢行步道。其中,3号公园将与4号公园形成一片约170亩的园林水系景观带。
目前,河道治理工程已完成大半,东环路至青山路、光明路至沃野路、大庆路至海拉路等河段的慢行步道均已铺设完成。为方便市民通行,形成统一的河畔运动休闲带,人民路(人民公园西湖位置)和海拉路(公园东门附近)正在建设人行天桥。
城区西北形成大片生态区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继乌海湖之后,在城区西北面,依托龙游湾湿地公园、葡萄公园、植物园,一片颇具规模的生态区正在形成。
走入位于海勃湾城区西北角的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碧绿是湿地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湿地东临110国道,西靠黄河,因黄河水侧渗形成。2013年底,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全长约7.8公里,最宽处约2530米,最窄处约630米。公园内湿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湿地总面积达635.8公顷,湿地动物有22目44科13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5种,植物共有27科47种。
为了尽可能保护湿地的自然资源,我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湿地公园规划为五大功能区,即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经过合理规划和建设,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将被打造成一个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恢复、环境保护、水质净化、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从龙游湾湿地公园向南行进,在即将进入城区的区域,是我市两大主题公园:葡萄公园和植物园。
作为我市重点园林绿化项目之一的葡萄主题公园于2014年6月对外开放,公园占地约42公顷,集葡萄种植、采摘、观赏、科普、休闲、游憩为一体,种植数十个品种的葡萄,葡萄种植面积约占到公园绿化总面积的70%以上。
如今,城区的西北部俨然一片生态区。广阔的龙游湾湿地公园、独具特色的葡萄公园、美丽的植物园,连上绿意盎然的机场路、林荫大道,美丽的景致一个连着一个,水景韵味、树影阑珊,让人沉醉不已。
精益求精为 市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
在打造城区宏观生态环境的同时,我市在已经改造完成的景观基础上,更加精益求精,只为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
2013年,海勃湾区园林局对市人民公园实施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公园景色宜人,还增添了许多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为热爱户外运动的市民提供了方便,人性化的改造让市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大幅提升。
今年,我市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公园内又增添了一处游园、两个足球场地,并计划建设儿童游乐园和品书轩,为市民打造更好的游园环境。刚刚建成开放使用的足球场使用率极高,每天都有来踢球的孩子和成人。
为方便市民出行,今年,海勃湾区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城区路网畅通工程,涉及道路16条,总长14.95公里,建设期为2年。本月底,5条困扰附近居民多年的“断头路”将全部变成畅通路,其余路段将结合旧城改造拆迁进度,对具备开工条件的道路逐步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上不遗余力地加大投入力度,精心设计和改造,努力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文/崔建敏图/高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