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新砖房 幸福三代人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6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者:王颖 刘晓瑞 来源:乌海日报
在赛汗乌素村头道坎村民小组的李建祥家,从半个月前到现在一直都是热热闹闹的,从搬砖、砌砖到上彩钢顶,再到现在抹灰、上门窗……盖房师傅们忙里忙外一直没闲着,而主人李建祥虽然帮不上什么忙,可也一点儿闲不住。经过半个多月的忙碌,看着在自家土房原址上盖起的新砖房高大美观,李建祥的心里既着急又高兴,着急的是天已经冷了,盼着新房能赶快竣工,能赶在入冬前进行内装修,高兴的是一家三代人终于告别了住了30多年的土房,将住上安全漂亮的新砖房。
“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光靠我自己的能力想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李建祥说。30多岁的李建祥肢体残疾,母亲的岁数又大了,还有一个1岁多的小女儿,全家的生活要靠每月享受400多元的低保和喂几头猪来维持。“全家人省吃俭用一年能省下2000元钱都算是好的了,要盖新房,一出手就需要大几万块钱,我根本就没这个能力。”李建祥说。因为没有钱,30多年房龄、65平方米的土坯房成了李建祥一家惟一的住房。看着周围邻居家盖起来的砖瓦房,李建祥心里只有嫉妒的份儿,想也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张罗盖新房,而且还在一个月内就盖起新房。
“我小时候就在原来的那个65平方米的土坯房里住着,婚也是在土坯房结的。结婚后母亲、我和妻子三个人还是住在‘老’房子里。看着有的乡亲盖起的凉房都比自家住的主房漂亮,心里挺不是滋味,就盼着女儿出生时能攒点钱翻盖新房。但自己知道这也只能是个梦想。女儿出生在‘老’房子时,给全家带来了欢乐。我想让孩子能在新房子长大的想法也更强烈了,没想到我们全家省吃俭用攒房钱的时候,党和政府把好政策送到了我们身边,说是像我这种情况能享受那个5万多元的危房补贴政策。写申请、评估、签合同,一切都顺顺的。我家土房一推倒,我马上张罗着请师傅来给我家建新房,全家人都兴奋得不知说什么好。”李建祥说。
李建祥告诉记者,他如今盖起的这套80多平方米的新房,大概得花8万多元,“我的房子是党和政府给出的大头,我自己只花小部分。你说,哪儿还能寻上这么好的党,能寻上这么好的政策?以前村里人家盖房子都是自家的事儿,谁家有钱谁盖新房,像我这样身体有残疾,每月有低保帮助都挺知足的了,哪还想过自家盖房,党和政府还能给补贴?好政策,好政策!”李建祥连声说好。
李建祥一家三代人的新房梦马上就要实现了,而全村人的美丽乡村梦也已近在咫尺。
“环村路的修建让村民运送农产品和出行方便了不少。不久前,许多小树也在我们村落户了,有了绿色,把村民红顶白墙的房显得更喜人了。我在这儿住了30多年,自打“十个全覆盖”东风吹进我们村里,看着眼前的变化让人感到像是搬进了新村。”头道坎村民小组组长王福祥高兴地说。
王福祥一边带记者在村里参观,一边指着新建的凉房和不久前拆掉的土坯房原址向记者介绍村中原来的情况。走到一户圈起来的院墙前,王福祥介绍说这户村民在外地打工,现在都57岁了,“十一”时回来看了村里的变化,又听说有危房补贴政策,就拆掉土房打算盖起新房回乡养老。
“以前出去的人基本没人想回村,说村里除了空气好、乡情淳朴外没啥可留恋的,但现在村里环境一好,好多人都想‘落叶归根’,想回村养老了。村民生活环境好了,我们就计划加快土地流转或开辟出特色种植、养殖、农家乐等致富渠道,等到种地的村民成了工人,种植、养殖的村民成了大户,农家乐吸引八方来客时,不光是有人想回村养老,就是年轻人也舍不得走了。”王福祥开心地说。
圆一家三代的安居梦,圆一村村民的美丽乡村梦、富裕梦……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推进,农区居民梦想到的生活能实现了,梦想不到的幸福生活也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