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乌海:书法之城 翰墨飘香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5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闫高乐 来源:乌海日报

   乌海,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经过近40年的转型发展,“煤城印象”正悄然被“文化之市”所取代。

  乌海,一座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因其黄河文化、草原文化、移民文化的多元集聚、相契相融,它的“文化之光”正大放异彩——

  2008年9月,乌海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首个“中国书法城”。

  2013年8月,为期10天的“‘翰墨长河’中国书法城·乌海书法美术摄影展”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4年10月,第六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第三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

  “这是一种文化奇迹!”不少熟知乌海发展历程的人由衷感叹。

  的确,乌海这座工业新城,文化底蕴不及千年名城,文化建设也未尽善尽美,却在全国众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中国书法城”,尽得“墨韵书香”之风。

  或许,我们只有走近她、认识她,才能真正了解其魅力所在……

  从“民间发端”到“政府发起”,推动了书法文化的觉醒、兴起、繁荣发展,最终实现——从“煤城印象”到“书法之城”的华丽嬗变

  “作为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却在这里如此普及,群众对书法艺术如此热爱,这着实令人震撼。”一位来乌海参展的山东书法家曾这样评价。

  据不完全统计,在只有55万人口的城市中,乌海市常年习练书法的有上万人,随时可以拿出作品参加各级书法展的也有3000多人。截至目前,乌海市书法家协会已拥有会员2000多人,其中自治区级书协会员125人,国家级书协会员31人。

  有诗曾这样描述乌海:九曲黄河锦鲤跃,满城尽是染毫人。

  事实上,“中国书法城”落户乌海并非偶然,而是乌海市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特别是书法文化的必然结果。

  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建成通车以及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乌海市迅速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他们在挥洒青春与汗水的同时,也在挥毫泼墨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与快乐。

  1993年,乌海市已有3000多人潜心研习书法;1994年,乌海市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书法城”,并将“书法城”建设列入城市发展远景目标纲要;4年后,乌海市再次发文,作出了创建书法城的总体规划。

  进入新世纪,以2008年获评首个“中国书法城”为契机,乌海市书法城建设趁势而上、成绩斐然:2011年,“中国硬笔书法名城”殊荣再落乌海;2012年,中国书法城·乌海荣膺自治区十大宣传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之一;2014年,乌海市书法家书写的“亲、诚、惠、容”中国书法城·乌海书法精品作为国礼赠送东盟10国文化部长。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去年10月,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书法艺术殿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建成开馆。艺术馆集书法和美术展示、鉴赏、教育、培训、交易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已成为乌海市新的文化地标性建筑和传承书法文化的重要阵地,推动着乌海文化事业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在乌海焕发了勃勃生机,让这座年轻的城市拥有了尤为珍贵的文化风骨、文化品格和文化气派,展现出了旺盛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城市魅力。

  当文化真正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书法文化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和“城市名片”,而是实现——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迅猛发展

  伴随着书法文化的繁荣发展,乌海市书法产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之迅速同样令人惊叹。

  乌海市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持续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先后建成青山翰墨园、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等一批书法文化设施,举办了6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3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

  乌海市在文化建设中的“力挺”态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如今,不管是漫步街头,还是深入矿山企业,文化长廊、文化主题公园处处可见,书画奇石交易市场一派红火。

  乌海的文化正在发力,书法正从现象向产业转变。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乌海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744户,上报自治区统计局规模以上入库企业19户。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近8亿元;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8.5%。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效应日益显现,书画联展、奇石展览等已成为乌海市文化交流、商贸洽谈的载体和平台,吸引着更多的人走近乌海、了解乌海、认识乌海,在这里投资兴业、安居乐业。

  文化一旦成为生产力,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而长期的效应。时下,乌海市正以书法城建设为龙头,全力带动文房四宝、书画奇石、文博会展、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为经济和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支撑、增添动力。

  从最早的矿工书艺陶冶,到兴起全民书法热潮;从书法爱好者自己练字,到建成市书画院、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从书友间私下交流,到各类展会赛会笔会接连举行、书法产业蓬勃发展……近40年的发展历程,乌海市实现了由“煤城”到“书法城”的历史性嬗变,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书法城·乌海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