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2020,民生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1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作者:张楚研 来源:乌海日报

  2020年,温暖相随,幸福相伴。这一年,我市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无论是老百姓的医疗、养老、住房、就业、出行还是事关全面小康的脱贫攻坚等都呈现出“幸福新气象”,让老百姓在民生改善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生活更有“温度”,日子更有“喜感”。

  医保更“暖心”

  近日,在海区中医医院,市民李海峰来到药房取药,当了解到其中一款名为“瑞舒伐他汀钙片”的药品由原来的38.8元降到5.6元时,他非常惊喜。“我今天来给我父亲取药,没想到药价降了这么多,再经过报销,这个药只要一两块钱就能买下来,太便宜了。现在买药花的钱越来越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国家政策真是太好了。”李海峰说。

  2020年,我市稳步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积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扩围工作,实施“4+7”采购政策,第一批、第二批采购的57个药品,药价平均降幅达60.13%,节省医保基金2031万元。基层医疗机构首批79种药品通过议价,平均降幅16.48%,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此外,我市已经开始执行国家组织第三批药品集采工作,药品价格将继续下降。

  为保障重特大疾病患者用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我市将治疗重特大疾病及罕见病等临床必需、尚未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的30种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工作。2020年1至11月,我市对选择居家护理、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经受理、评估、护理培训等必要环节,专家评估符合待遇标准人数497人,已支付护理费67.28万元。

  不断优化医保经办服务流程。简化经办流程,优化窗口设置,推行综合柜员服务制度,制定统一窗口经办业务流程和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内部工作协同,规范内部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

  养老更“贴心”

  在海区凤凰岭街道新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时常能听到优美的合唱声。原来一支老年合唱团经常在这里活动。“退休以后,总希望能有地方和朋友一起玩,新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在这里,除了能练习合唱,还能跳舞、练字、读书等,楼下有按摩理疗服务,还可以在这里吃早饭和午饭。现在,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了,有场地、有人管,日子过得很开心。”合唱团成员刘志清说。

  2020年,我市继续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养老服务新格局。全市建成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6个、农区养老服务中心9个、农区互助养老幸福院2个、12349为老信息服务中心1个。全市现有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10个。全市共有养老床位3432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37%。

  2020年,我市通过了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考评验收,下一步,将全面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行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大力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

  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机构养老。新建乌达区老年养护中心;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一期扩建工程进展顺利。

  加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相关工作,全面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达50%以上,二级以上及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和老年人绿色服务窗口。继续实施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已签约服务老年人3.4万人。通过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居住更“舒心”

  2020年12月25日,在海区新元小区,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程的首部电梯正式开始安装。“我今年70岁了,家住3楼,上下楼很不方便。今年,市里给我们单元安装电梯,我家只掏了7200元,以后就可以更方便地上下楼了,我心里特别高兴。前一段时间,我们小区还做了外墙保温,家里更暖和了,住得特舒心。”居民沈树元说。

  2020年,我市全面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目前,2019年实施的43个项目已全部完工,2020年实施的38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16个项目已完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2部,正在加紧施工。

  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4390套棚改开工任务已完成开工4990套,开工率113.7%;全市3390套基本建成任务已完成3990套,完成率117.7%;全市累计完成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517户,完成率105.5%。全市公租房系统已全部上线测试运行。

  坚决完成农区危房改造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4类重点对象共1923户房屋排查鉴定工作。2018年至今排查出的70户危房改造任务通过翻新重建、维修加固、保障房安置等方式,已按期按质全部完成。2020年6月15日完成信息平台中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核验工作。

  我市还加大房地产市场整治力度,全力解决“问题楼盘”。全市16个“问题楼盘”已基本解决9个,共解决延期交房4100套、安置回迁群众1185户,总体解决约为85%,剩余7个项目正在有序复工建设。

  就业更“顺心”

  2020年12月26日,市就业服务局举办“乌海市就业创业服务攻坚季行动暨就业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市民杨昊在招聘会上投递了简历。“我之前在外地,今年选择回家工作。正好有招聘会,我就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我发现,除了招聘,活动还提供就业培训、政策解读等,能够满足求职者的需求,非常方便。”杨昊说。

  2020年,我市强化重点人群就业,做到就业措施精准。逐一摸清47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158人进行就业帮扶,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实现就业“一个超过”目标任务。

  精准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允许常住地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加大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发放力度,为符合条件的4138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2105万元。精准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对所有失业登记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为824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905万元,医疗补助金216万元。积极落实失业保险扩围政策,将领取失业金期满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失业人员纳入政策范围内,进一步拓宽了失业保险覆盖面,为65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202万元。

  强化创业带动作用,突出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94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86%(其中发放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259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24%)。直接支持828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348人。

  交通更“便捷”

  “我以前上班走黑桥洞要提前半小时出门,要不然就会堵车迟到。自从甘德尔立交桥通车以后,我上班再也不担心堵车了。”家住滨河新区文香雅苑的居民李敏高兴地说。

  2020年11月16日,甘德尔公铁立交桥正式通车。项目的建成,打通了城市“主动脉”,对于提高我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路网体系、缓解新旧城区互通压力、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和提升城市形象品位等具有重大意义,也是疏通车流、物流、人流,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发展工程。

  2020年12月25日,市客运枢纽站正式建成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市拥有了首个综合性客运枢纽,对于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深化交通供给改革、推动交通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助力我市加快构建集公路、铁路、航空等于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全面增强城市外向度,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未来,市客运枢纽站将与即将建设的乌海高铁站无缝对接,加速实现我市客运交通“零距离换乘”,让市民享受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和更高品质的生活。

  此外,省道217海勃湾绕城段工程本年度已完成投资3亿元;荣乌高速公路棋盘井至乌海段地方道路恢复工程(海惠线翻修)于2020年9月完工并通车。

  我市还积极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170.6公里,公路密度为66.74公里/百平方公里,是自治区平均密度的3.8倍,居全区首位。农村公路通车里程669.6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7.2%。全市14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对外运输通道全部打通,提前完成了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48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

  兜底有“保障”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政府给我各种补贴和好政策,还帮助我发展种植养殖业。我现在已经正常脱贫,以后,我要把日子过得更好。”海区千里山镇巴音乌素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玉飞说。

  2020年,我市落细落实各项政策,兜牢脱贫致富底线。实施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未能考上高中或大学的学生可免费接受职业教育;严格落实“四定两加强”政策,为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全额补贴缴纳城乡居民医保,执行城乡居民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一站式结算政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慢病签约率、服务率均达100%。

  聚力推动产业扶贫。通过自主创业、务工就业等方式,引导196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带动、公益岗位就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带动152名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通过资产托管、入股分红等方式为123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基础保障。

  不断强化扶贫信贷。推行适当延长还款期限、简化业务流程手续等便民利民措施,累计发放贷款139户943万元,为贷款到期贫困户贴息35.14万元,做到应贷尽贷。积极推进稳岗就业,建立帮扶台账,强化动态管理,帮助159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创新开展消费扶贫。组织实施扶贫产品认定,9种扶贫产品列入第二批全国扶贫产品名单,实现销售收入4672万元。开展扶贫产品“五进”工作,制定《2020年全市消费扶贫月活动实施方案》,销售各类农产品112.45万元。全面启动扶贫消费专柜、专区、专馆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强化综合保障扶贫。采取政府代缴和扶贫资助的方式,为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将低保标准提高30%,并将新增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目前,符合条件的385人均已缴纳养老保险。

  2020年,我市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22477元,年均增长30.69%。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